古老的智慧: 科學家證實農田回收稻稈能夠培植地力,增加土壤矽元素含量

古老的智慧: 科學家證實農田回收稻稈能夠培植地力,增加土壤矽元素含量

攝影/編譯 柴幗馨  

農藝學家們證實,
田間回收稻稈能夠增加土壤中的矽含量,
而水稻藉由灌溉水,間接獲得矽,因此使植株更健壯


中興農藝系食用作物學實習紀錄


矽元素是水稻生長發育重要的元素之一,它能強化水稻細胞壁組織,讓稻稈更堅固,減少讓昆蟲啃食的損害,也能降低感染病菌的機會。此外,強壯的稻稈,也具有抗乾旱、鹽害、抗倒伏的能力。

傳統農業操作上,農民們收穫後會在田間焚燒稻稈,或回埋至田區。一般認為,此種做法可以讓矽元素再次回歸土壤,維持土壤地力。但科學家始終無法證實這一點。

來自菲律賓及越南的研究團隊,在執行永續栽培計畫(LEGATO*)的結果中,發現稻梗中富含大量矽元素,將這些收穫後的殘株回收至田間利用,可以降低肥料的投入,達到永續栽培的目標。

農藝學家們認為,植物可透過水分的吸收,間接吸收水裏頭的矽元素。而灌溉水的來源主要來自降雨,雨水中的矽元素含量微乎其微,所以推測灌溉水中的矽主要來自於土壤。

因此,針對風化作用強的地區,由於土讓中的矽元素比較少,科學家建議此區農民可以透過稻稈回收,維持田間的地利,達到永續栽培的目標。

*備註:LEGATO (Land-use intensity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)土地利用集約度對生態的影響。因應全球氣候變遷下,考量水稻田的永續栽培發展,透過生態工程學的角度,利用嚴謹的實驗,評估各種操作方法、技術、設備對生態環境的影響。

資料來源:每日科學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鈣與作物品質,進階篇】鈣肥怎麼挑?哪時後施?怎麼用?實習の植物醫生筆記

美國農學界呼籲:正視學術與農田的鴻溝,是科學家不可承受之輕

【鎂與作物品質】實習植物の醫生筆記